網(wǎng)站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學思踐悟 > 正文

年輕干部要多“沾泥土”“帶泥味”

近日,浙江省浦江縣委原常委、宣傳部原部長徐利民的事跡在全國被廣泛宣傳報道,事跡感人,引人深思。縱觀其在基層工作30余年,始終踏踏實實地為民辦事,作風務實、貼近群眾,被當?shù)厝罕姺Q為“泥土干部”。年輕干部要以徐利民為榜樣,多“沾泥巴”、多“帶泥味”,以實際行動答好“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這道時代命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基層是年輕干部成長的“練兵場”、能力的“磨刀石”。年輕干部要深入其中,告別書本理論的舒適區(qū),走進田間巷尾,直面百姓冷暖,掌握最真實民生需求,方能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以行動回應群眾關切。徐利民在一次次實地走訪調(diào)研中推動“上山文化”,谷文昌無數(shù)次深入實地考察戰(zhàn)勝風沙災害,廖俊波以“能在現(xiàn)場就不在會場”的務實作風為群眾排憂解難。不難發(fā)現(xiàn),想得到第一手資料,必須到一線,對年輕干部來說,一線是田間地頭、是走村入戶、是群眾當中。最真實的聲音、最翔實的故事、最鮮活的故事不是在辦公室“無中生有”“閉門造車”能掌握,最接“地氣”的舉措、最有“溫度”的辦法不是在“隔空調(diào)度”“拍拍腦袋”能解決,只有用力向下扎根,方能健康向上生長。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年輕干部初入基層,好比新泥,面對工作的壓力、職業(yè)發(fā)展、艱巨的任務挑戰(zhàn),考驗著年輕干部的意志。徐利民在手術前夕還通過電話用沙啞的嗓音聯(lián)系申遺專家來浦江指導,“時代楷模”王繼才堅守黃海前哨開山島32年。他們就像泥土雖然看似柔軟,卻在風雨的侵蝕下依然堅守著自己的位置。年輕干部要以“泥土”干部為榜樣,面對困難和挫折,不畏懼,不退縮,不輕易被打倒,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所以無論是在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戰(zhàn)場上,還是在民生服務的最前沿,年輕都要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克服重重阻礙。不被一時的挫折打倒,不被外界的干擾所影響,真正達到“功成不必有我,奮斗必定有我”人生境界。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年輕干部如同那花瓣,充滿著生機活力。當他們投身到群眾工作,便如同落紅回歸大地。群眾就是那廣袤的土地,承載著年輕干部的夢想與希望。年輕干部來到基層,不應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而應懷著一顆謙卑之心,像落紅般融入基層的土壤。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了解基層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與群眾同甘共苦,傾聽他們的聲音,感受他們的冷暖。要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才能,為基層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就如同落紅化作春泥,滋養(yǎng)著花朵。比如焦裕祿不顧自己身患重病,帶領蘭考人民防風治沙,年輕干部黃文秀放棄大城市的繁華投身脫貧攻堅一線。這些徐利民式“泥土干部”就像那飄落的花瓣,化作了滋養(yǎng)這片熱土的 “春泥”,守護著群眾的幸福。同時基層群眾的堅韌、勤勞和樸實,會像春泥一樣滋養(yǎng)著年輕干部的成長。從群眾中學會如何面對困難、如何解決問題、如何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

(浙江省東陽市委組織部  盧仕岷)

[責任編輯: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