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自主品牌峰會 > 正文

2016(第二屆)中國自主品牌峰會主旨議題二:中國品牌與國際話語權(4)

文丹菁:自主品牌彰顯民族的文化底蘊

何巖柯:接下來問一下文先生,你說說看從西方觀察到的中國企業(yè)在國際上品牌影響力是怎樣的?

文丹菁:世界上有兩個國際機構,一個是國際行動理事會,另一個是馬德里俱樂部,他們的會員都是當過政府首腦和國家元首的,像克林頓、布萊爾、小布什等等,我是國際行動理事會的高級商業(yè)顧問和中國事務專員。

我們非常贊賞人民日報人民論壇雜志社舉辦這次峰會。我不是品牌的專家,但作為一個國際機構的代表,我想從個人角度談一下民族品牌的重要性,也談一下我們所看到的國外品牌的影響力。我們熟悉的自主品牌不僅僅是企業(yè)的LOGO,實際上是民族的LOGO,是民族的印記,彰顯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反映民族創(chuàng)新進取的精神。

追溯以前的歷史,一個民族作為一個整體是國力的體現,是國家國際影響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這個國家的發(fā)展起著很大的作用。從18世紀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到現在,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很多世界級的品牌,為壟斷世界市場提供了強大的意志。

西方國家的品牌并不是國家、政府頂層設計的結果,實際上是工業(yè)革命、社會變革、資本主義價值觀的擴張自然產生的,今天我非常高興地看到中國政府把鑄造中國自主品牌提升到國家頂層設計的高度上。

何巖柯:我們可以總結發(fā)達國家在發(fā)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從國家層面上一起擰成合力推廣我們的企業(yè),讓他們更加成功的走出去。如果我國政府能夠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和外國政府形成更多類似自貿區(qū)的協(xié)議,是不是更加有利于中國企業(yè)自主品牌的發(fā)展?

文丹菁:對,應該由國家打造,靠企業(yè)單打獨斗是不夠的。國家打造民族品牌是非常好的,這是大智慧。

汪小菲:中國企業(yè)走向國際要充分挖掘中華傳統(tǒng)文化

何巖柯:品牌走出去也得看運氣,比如汪小菲運氣就很好,娶了臺灣非常有名的夫人,他不是故意要娶她的、肯定是真愛,但既然有了這樣的婚姻,讓他的企業(yè)在臺灣地區(qū)有更好的發(fā)展、更大的名譽,更容易影響到臺灣。

汪小菲:確實很幸運,家庭還不錯。作為北京的品牌走出去去臺北,單純和他們拼軟實力的話,比如管理能力、對當地的市場的了解能力,肯定競爭不過本土的品牌。這幾年中國在數據的信息化、管理的數據化方面提升了一截,我們就利用這些來管理酒店。我們這個月在臺北開的一家有150個房間的酒店,規(guī)模不大,但是人均單位產出是全臺北最高的,150個房間只有80名員工,就是因為我們帶去了北京企業(yè)自主研發(fā)的通過移動終端管理的軟件,大幅度減少了各個階層的管理人員的消耗。而同時我們在三亞的度假村,也會請很多臺灣的中高層管理者來管理,他們的服務理念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何巖柯:雇傭當地非常專業(yè)的人士是提升中國品牌在海外落地的方法?

汪小菲:品牌走出國門、走向國際要深挖兩個“文化”。第一個是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像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他們通過自己的餐飲飲食文化改變的全世界人民的消費文化。所以我覺得自主品牌不用靠政府的推動就能走出去的反而是中餐,中餐有獨一無二的產品,是外國的廚師和品牌餐飲從業(yè)者無法去拷貝的,而且也有剛需。但是在國外,中餐還停留在唐人街以服務國人為主,真正的非常成功的中餐品牌反而是外國人或長期生活在外國的華僑開的。

倫敦有一個品牌很有名,可能是全球中餐的代表。創(chuàng)始人請來了法國當時最有名的一名設計師,把客家窗花的文化通過他的演繹重新定義,通過燈光營造出就餐的氣氛,現在在紐約、倫敦、巴黎開設了20家分店,成功打入了當地的主流市場。

品牌不以大小而論,而是能不能真正被當地的主流市場所接受,這尤其是做生活類相關服務行業(yè)品牌需要不斷挖掘的。任何的宣傳策略都不如做好自己的產品、做好自己的服務。

何巖柯:剛才提到很重要一點,在做好產品過程如何判斷這個產品是好還是壞,一定是針對目標客戶群的滿意度。我記得在美國也吃過了連鎖店的中餐,它的味道真的不好,但是白人非常的喜歡,他把當地主流人群作為他們的目標客戶,設計他們喜歡的中式菜肴。

汪小菲:是去打造他們能夠接受的消費方式,這也是俏江南的遺憾,當時在紐約、雅加達和泰國都嘗試開店,最后存活下來只有雅加達,這是因為找到了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對于中小型企業(yè)走出去第二個文化是管理文化。如果只靠大陸管理團隊,民營企業(yè)走出去設點開分店的成功率并不會太高,還是要找到當地的合作伙伴。

上一頁 1 2345下一頁
[責任編輯:孫易恒]